砂岩浮雕新闻 News
泥土——雕塑的天然材料之一
相对于人造的砂岩雕塑材料,雕塑的材质有不少是天然的,比如泥土。
土乃万物依存之本,在中国被看做是宇宙源泉的"五行" 之一,很早就有"女娲捏土造人,创造众生"的动人传说。西方圣经中也曾叙述上帝依照自身的形体长相,用地上的尘土创造了人类,让人来整治大地,管理生长在大地上的一切。东西方创世神话的共同点都在于将土作为创造人类的具体材料。世代栖息生存于土地之上的人们,不仅多方寻求土的可利用价值,来延续发展自身的生命,更懂得利用土的性能作为造型的基本材料。有据可考的旧石器时代,未经烧制的粘土塑造当是土质雕塑的开端,如欧洲一万多年前的马格德林文化的野牛和熊等塑像。在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摸索过程, 土质材料得到充分开发并广泛运用于宗教寺观的神佛造像和民间的观赏玩物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平遥双林寺的神佛塑像和太原晋祠圣母殿内的侍女像,以及民间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的彩塑作品等。
土因取之不尽而造价低廉,其色泽有黑、白、灰、红、黄、棕等,经筛选、碾碎、陈腐及水的惨和,可塑性较强, 便于精雕细塑,其成型过程较易保留各种工具尤其是手的操作痕迹(拍打、压塑、括、刻、抹等),形成力量挤压的"泥味"。只要保持充足水分,可以重复更改,使造型达到较为成熟的程度,这是其它材料难以比拟的。但其难久保存,而且使用泥材的局限性大,因此现今只用作各种材质雕塑的初期模稿材料,通过将泥像翻制成石膏,作为加工复制的依据。但也有选择优质粘土,加入纤维(麦秸、稻草、纸筋、棉花等),在塑造完成、阴干、打磨之后,再上粉底施以彩绘,以陈设性的"彩塑"形式出现于室内雕塑作品之中。
不管是砂岩雕塑,还是泥土材质的雕塑,都是人类审美需求的一部分。
更新时间:2010/9/16 10:06:58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1&id=183。
上一篇: “砂岩雕塑”指数分析-2010-9-16
下一篇: 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