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 | ||
浮雕 产品搜索: | ||
砂岩浮雕动态 News
铁——金属质雕塑(二)
铁是人们继铜之后掌握的又一种实用性强的金属,铁更贴近大众生活,价格低廉,但易锈蚀,和砂岩雕塑一样,用作雕塑材料可谓有利有弊。
中国的铸铁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今天的沧州市旧州镇,还陈设着一件中国雕塑界的国宝——镇海吼(即沧州铁狮子),这是一件气势恢弘的作品,身长530厘米,高540厘米,宽300厘米,重约40吨。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它身披障泥,背负莲花巨盆,前后k着优美的束带,胸前还可看见串珠等装饰物,成奔跑中乍停状,头部剧烈扭转,嘴部虽损毁严重但仍能看出怒吼状来。这件作品造于后周,在左肋可以看见"山东李云造"几个字,这也是中国雕塑中不多的留下作者姓名的作品之一,头顶和项下各有"狮子王"字样,顶部右侧及牙边有"大周广顺三年铸"的字样,狮子腹内还有许多现已难以分辨的字样。据县志记载,后周时铁狮子藏于沧州开元寺内。铁狮子的制造过程十分艰巨和浩繁,需先搭脚手架做好铁狮子的泥形,在狮子身上贴上外范,编号后取下阴干,再刮去铁狮子的表面一层,然后拼合外范(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那数百块30厘米见方的模印),再浇铸,这项工作艰苦异常,浇铸铁水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且充满危险,但后周工匠克麵服这种种困难,把这件意义重大的作品留在了中国雕塑史和冶金變史上。
不幸的是,铁狮子的命运就像中华民族一样多舛,先是在狂风中失去了下颚的一部分,后来的近千年中它一直静静地卧于荒野间,忍受着风雨的侵袭,却伤不到它一分一毫,真正伤害它的恰恰是热情关心它的人们,人们先是为它建起遮雨棚,未想,本来它在淋雨后可以在阳光中蒸发以恢复干燥,这样一来反而被湿气深深侵袭,加重了它的腐蚀。后来出于种种目的,又将铁狮子吊起于水泥台上,殊不知它的四足本已历经千年的风霜,一下子却要承受全身的重量,身下又无缓冲余地,结果出现了裂纹。这几条裂纹一直在不断扩大,现在,几条可怕的裂缝纵贯铁狮子的腿和腹,透过它们可以看见对面的天空,人们不得不以数条粗大的钢管承托着它的身体,结果是,侵蚀了它的勇武,让它的形象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和砂岩雕塑一样,铁质雕塑一样有利有弊。
更新时间:2010/10/17 14:43:16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5&id=202。
上一篇: 铜——金属质雕塑(一)
下一篇: 钢——金属质雕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