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浮雕动态 News
60年代优秀雕塑作品《收租院》
60年代初期,北京小型砂岩雕塑展览会、四川砂岩雕塑展览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1965年,四川砂岩雕塑家创作的大型泥塑《收租院》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引起的冲击波和震撼影响到全国乃至海外。无论是在真实地表现社会现实还是利用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组由114个真人等大的高度写实的人物组成的超大型组雕,主要是表现了地主庄园收租院收租时的情景,将地主剥削农民的特定气氛和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组砂岩雕塑并没有采取现代砂岩雕塑的翻制和铸造,而是借鉴了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先以木料扎支架,绑稻草,在用于塑造的泥中加入稻草、棉花、丝棉等物防止它干裂,人物的眼球更是采用加玻璃球的办法,营造出了极强的表现效果。作为由上百个人物组成的群雕,且反映的又是同一时间和地点的事情,因此构图的任务就显得格外重。作者将114个人物分为三段七组,满而不乱地表现了总长96米的连续场景,并将所有的人物、情节都统一于一个环境中,一切显得那样自然,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更是倾尽心血,组雕中那鲜明的对比、强烈的矛盾冲突和高度逼真的写实技艺都令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并被那悲惨的景象所触动:双目失明的老汉、皮包骨头的孩子、生离死别的母女……。评价一件作品的艺术魅力,往往最普通的观者有更大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投票。三个月时间里,在严格限制观众流量的情况下,观众竟高达72万人次,这在美术展览中无疑是罕见的。泥塑版的《收租院》原置于四川成都大邑地主庄园,赴北京展出后,又应邀赴阿尔巴尼亚、越南展出,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1988年它被翻制成玻璃钢,并赴日本展出。《收租院》取得的成就是超越历史、地理、人文的,它以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洋为中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名垂史册,在中国砂岩雕塑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更新时间:2010/12/9 10:30:26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5&id=251。
上一篇: 早期全国美展涌现出的中国著名雕塑
下一篇: 70年代的中国砂岩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