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浮雕动态 News

当前位置:砂岩浮雕首页 > 砂岩浮雕新闻中心 > 砂岩浮雕砂岩浮雕动态> 铜——金属质雕塑(一)

铜——金属质雕塑(一)

金属可以为人所掌控,它的性质变化多端。铜液由灼热变得冷却的过程,象征着人征服自然,开始把握一种神秘强大的力量。青铜自然氧化后具有一种特有的沧桑感,那种团块体积富于重量感。青铜铸造可以逼真地再现雕塑家原始的塑痕,不会令艺术魅力在加工过程中有大的损失。
最早出现的是红铜,也就是纯铜,但纯铜熔点高、质地软,用于制作工具或当做雕塑材料有很大局限性。后来人们发现向纯铜中加入一定量的锡(7:1).,铜的熔点会降低,硬度会加大,同时化学性能也会更稳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当然,考古界有与此相反的另
外一种意见/认为纯铜应该是从铜矿液中经过提取而成,因此纯铜或称红铜比青铜晚。无论如何,青铜坚硬冷峻、深沉古朴,是数千年来雕塑艺术家所喜爱的材料。


人类对金属的成功运用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早先的人类认为金属是一种坚韧的可反复锻打进行加工的特殊"石头",后来才掌握熔炼的方法。人
类具体在什么时间发明了可使用的青铜,还缺乏可靠的证据。据推断,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东和印度的居民就已了解合金的冶炼方法。

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也发现了一些当时的青铜工艺品,它们已具有雕塑的特征。发现于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希腊青铜雕塑真迹,有助于后人了解到2000多年前欧洲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在中国,发现并使用铜具有久远的历史。尽管原始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中石器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一铜石并用的过渡时期又称金石并用时代。古人无疑经过长期的摸索,青铜器逐步取代石器,中国社会开始迈入青铜时代。此后,青铜器被广泛用于兵器、祭祀用具和冥器,雕塑上的成就更多是从宗教礼器上体现出来。铜器被给予了很多神秘的想象和威严,鼎体现着国家的权力和威严,因此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相传,夏禹时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夏、商、周均奉为国宝,视为重器。后来,秦昭王从周王室取走了九鼎,运输中一鼎"飞"入泗水之中(另说全部落入泗水)。据传,秦始皇曾派人打捞而未成功,因此后世人将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归为九鼎不全的缘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铜器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优秀的中国青铜雕塑有《司母戊大方鼎》、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雕塑与面具等等。详见于史书的秦代十二金人应该是中国雕塑史上最大的金属雕塑,可惜原物已毁。
非洲青铜雕塑的代表是尼日利亚西南部的伊费王国和贝宁王国。伊费王国是约鲁巴族人建立的,他们的青铜像造型准确,显现了一种在非洲艺
术中不多见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他们高超的铸造工艺从何而来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从外界传入,也有观点认为完全是非洲居民自行发明的

更新时间:2010/10/16 14:34:11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5&id=201。

上一篇: 石质雕塑(下)
下一篇: 铁——金属质雕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