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浮雕动态 News
木、竹质雕塑(下)
宋辽金元,中国的木雕技术日趋完善,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木雕妆彩的雕塑作品。如河北定县静光寺遗址舍利塔出土的两尊木雕妆彩力士像就显得气势不凡,将护卫佛门圣地的勇武力士生动,描绘出来。较著名的还有两尊大约制作于金代明昌六年(公元,195年)的木雕彩绘观音像作品,制作地点大概是山西临汾。看上去还留有大唐的丰韵之风。雕像圆脸、硕颈及细腻的皮肤等都继了唐风,但面容严峻,腰身板直,身体敦实粗壮有力,这一,点又与唐风有所不同。不似唐塑那般娇美多姿,独具金人马上民族的洒利剽悍之气,这也是金代艺术的特色。
明清的木雕主要用在建筑和家具的装饰上,并由明代朴拙整体的风格,逐步转向清的繁缛华丽。解放后,传统的作坊式的木雕行业也被组织成了许多工艺美术工厂,旧有的传统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并有所创新。
与砂岩不同,木象征着与自然同步,生灭由天,尽管很多人类古时的木雕精品由此丧失,但也使得这一材质更多了自然的亲和力。曾有西方现代艺术家运用木料制作环境雕塑,追求的就是那种木与自然一同消逝最终回归尘土的可变性,这是其他材质很难做到的。
随形就势是根雕的创作基础,人的灵感来自自然的造化,一方面看似拘束了人的思路,另一方面又将人的想象力无限扩大化,优秀的根雕作品具有深深触动人心的能力。
竹雕有独特的韵味,中国故宫博物院中藏有一件作于清代的生动诙谐的小件竹雕——《张果老骑驴》。张果老是唐朝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这里他头戴风帽,挽住缰绳,驴则四蹄撑开,似乎耍起脾气不肯走,果老正在又急又不敢急这样一个动作中。这一瞬间被作者生动地捕捉,并用竹子加以表现,巧妙结合竹子特有的天然纹理和色泽,创作出了这件优秀的作品。作者刀法繁疏得当,细腻处毫不马虎,而驴又处理得比较放松,基本体现了清代中国竹雕的最高水平。
更新时间:2010/10/21 14:59:46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5&id=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