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浮雕动态 News

当前位置:砂岩浮雕首页 > 砂岩浮雕新闻中心 > 砂岩浮雕砂岩浮雕动态> 泥、陶质雕塑

泥、陶质雕塑

在了解了各种常见的雕塑形式后,上海砂岩-上海寅意砂岩雕塑公司现在向您介绍一下不常见的泥质为基础的雕塑历史。

泥是人类一种年代久远的创作材料,在西方它多作为一种雕塑过程的中介,作品最后铸铜或凿成石雕,也有一些雕塑家的构思小稿是以泥的形式留存下来,但总的来说,纯粹意义的泥塑在西方雕塑史上是罕见的。但中国尤其是中国古代却例外,上色后的泥塑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从五千年前的牛河梁女神像开始,后来的麦积山是在石上敷泥创作,到后来,泥彩塑成为中国寺庙造像的主要手段,双林寺、筇竹寺都是中国寺庙泥塑造像的优秀代表。


陶是将泥塑烘烤、加温,以增加强度使之恒久,中国的兵马俑无疑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陶塑群,如果说兵马俑展示的是阳刚和气魄,那么玛
雅人和莫契卡人的美洲陶塑则生动细腻地展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将陶那浓浓的生活味道发挥出来。我们印象中的古代欧洲雕塑多是以青铜和石材为主,意大利早期居民——埃特鲁斯坎人却创作了数量庞大的赤陶雕塑,其中作于公元前510年到前500年的《维依的阿波罗》代表了最高的艺术水平,陶像全高175厘米,双臂已不完整,呈微向前倾身迈步的姿势,脸上带着古风式的微笑(类似的微笑是希腊同期雕塑的特征)。如果我们拿今天的眼光看,会得出姿势呆板僵硬、神态不自然等结论,但这尊雕塑生动地表现了古人类向人类真实形象求索的不懈努力,人物的形体和比例、体量感都已呈现出日臻完美的态势,它是人类雕塑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考古界的"北京人化石"。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埃特鲁斯坎人巧妙地利用了陶这种廉价材料易于制造又可长期保存的特点,为后世留下了这件宝贵的作品。

介绍完泥和陶质的雕塑后,下一讲,上海砂岩将向您介绍琉璃雕塑。

更新时间:2010/10/22 10:33:21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5&id=207。

上一篇: 木、竹质雕塑(下)
下一篇: 琉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