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浮雕动态 News

当前位置:砂岩浮雕首页 > 砂岩浮雕新闻中心 > 砂岩浮雕砂岩浮雕动态> 中世纪雕塑(下)

中世纪雕塑(下)

(二) 彩色的雕塑
  寺院的大量建立,使加工制造工艺有了进步和发展,包括木石雕刻、金属加工、玻璃制造等等。出于宗教传播的需要,中世纪的雕塑带有明显的工艺性质,出现了许多着彩上色的雕塑作品,如:镀金木雕'色、多色镀金的石雕、着彩赤陶、铸铜镀金及不同色感的材料组合等等,尤以彩色玻璃的镶嵌浮雕最为耀眼夺目。镶嵌早在希腊化时期即已出现, 到了基督教早期,其制作技术日趋成熟,主要是广泛运用小块色彩玻璃作为材料,而且构图很大,往往占据整个墙面。玻璃镶嵌比石块镶嵌更富于色彩感,并且能形成反射的效果, 尤其是金色小玻璃块,能产生闪烁不定的感觉。"这样的图像在金光微微闪烁的墙上俯视着我们,似乎是对圣道的极为完美的象征,以使人感到似乎永远无需离开他们。"

(三)变形的运用
  变形的运用需与建筑形式协调。中世纪雕塑附载着宗教的使命,一般作为建筑装饰物的存在,集中于教堂内外,也就是说在造型处理方面,雕塑不光束缚于宗教题材,也更受之于建筑的要求。适应建筑的形式,补充建筑的内涵,强化空间氛围,雕塑以其特有的形式成为教化的产物,为普通文盲图解《圣经》,而大量出现于教堂的外墙、内壁、棱柱、壁龛、门楣、经台、僧座、门廊、檐口、甚至排水沟等等各个部分。由于传达宗教圣训为其明确功用,也为了与之承载的建筑相适,达到简明的效果,中世纪的雕塑家更多地以传达总体气氛与宗教精神性质为目的,而不去参考现实的真实面貌,以此产生了适应变形的雕塑造型方式。特别是哥特式艺术形成之后,雕塑的变形最为强烈,其人物比例往往被压扁拉长而形成瘦长的风格,因为当时的建筑内部往往以尖顶拱穹和细长垂直的柱式为主,所以雕刻的风格与建筑的框架是较为适应的,再加之外部高耸入云的尖顶,整体上给人以轻盈富丽、精致且神秘的感觉。正是由于摆脱了模拟自然界这一束缚,获得了自由,他们才能传达出那种超自然的观念。

更新时间:2010/7/31 15:41:04
砂岩浮雕首发,资源来自网络,如果你认为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来源自本文的地址:http://www.yinyids.cn/news_detail.asp?classid=5&id=151。

上一篇: 文艺复兴雕塑
下一篇: 中世纪雕塑(上)